第二十一章:大慧和尚-《一剑证仙》
第(3/3)页
“你还真想当一辈子和尚啊,就不兴还俗么?”
“这话可别乱说,我现在是诚心向梵。阿弥陀梵,罪过,罪过...”
见这和尚明明动心,但又怕梵祖怪罪的摸样,秦铮不由就有些好笑。
说起来,这和尚也算个异数,也是个“生平不修善果,只爱杀人放火”鲁智深型的人物,和一般梵子格格不入。出身绿林,因江湖仇杀,险些丧命,让路过的麓尘所救,被其感化,愿放下屠刀、立地成梵。麓尘见他一身功夫,就收容他做了本寺的教头,教僧众武艺。
相似的是,此人也有些受不得清规戒律,喜爱酒肉,更巧的是,这和尚也和鲁智深一样,很是有些梵缘。天下虔诚念梵的梵子,不知凡几,都没几个开识的,他这酒肉和尚,怕是梵经上的字都有些认不全,却误打误撞的连开了眼耳二识,说出去真能气死个人。
更让人气得撞墙的是,身为麓尘以下的第二高僧,麓尘迁到白杨坡后,这云崖寺,理所当然的,就由他主持了。
高升主持之后,此人还是一副爱枪棒酒肉胜过梵经的德行,一次自家外出练剑,就遇到了见猎心喜的他,不打不相识,一来二去的就打出交情了。
不过,到底是仙道之世,这人到底是比鲁达虔诚些,却是也有着成梵的野望,他之所以想拜托自家修炼有成后回报延寿药物,却是与梵家独特修炼体系有关。
说起来,梵家修炼,在初期阶段,战斗力和护身手段之弱,那真是惨不忍睹。若说真部和神部在初期是渣渣,那梵家就是渣渣中的渣渣!
为什么说渣中渣呢?原来这关系到梵祖立法的本意,一切神通,本就是本就不是为了战斗,而是为了教化众生,宣扬梵法而设。
梵家和道家仙门一样,大成前也分九步,不过不讲搬精运气、守窍练形那套,就讲开识。开眼、耳、鼻、舌、身、意、阿陀那、阿赖耶、阿摩罗九识。
开得眼识,则于一碗水见八万四千虫。当然,梵经上说的是可观三界一切事情。开得耳识,按近书的说法的可听众生一切音。不过秦铮认为这都是广告词,有所夸大。真实情况来说,能看个十里八村、听个三五里的动静就不错了。
总之,无论威力如何,眼耳二识无关争斗。只关乎传教大业。
PS:这更补昨天的,今天还有一发。
手机用户请浏览m.aiquxs.com阅读,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