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今日别离,不知我何时还能与贤侄会面论道,唯愿尔时时安康,处处如意。我将清乾隆洋彩黄地粉青透龙夹层吉庆有余玲珑尊予你,愿它能润泽你前行的岁月,赐宁你的心魂。” “师叔宋青云叩字。” 陈阳小心翼翼地将木盒中的清乾隆洋彩黄地粉青透龙夹层吉庆有余玲珑尊捧在手中,仿佛捧着一段珍贵的记忆。那是他与宋青云在乡间探寻古物时的意外收获,命运的捉弄让这件珍品最终归于宋青云。 陈阳对这件未来价值高达1.5亿的珍品一直心心念念,甚至曾试图用吴邦佐的宣德炉来交换,但宋青云始终不为所动。 如今,这件珍贵的瓷器竟然被宋青云留给了他,仿佛是一份迟来的馈赠。陈阳凝视着手中的物件,思绪万千,仿佛看到了两人当年在乡间的欢声笑语。泪水不自觉地涌上眼眶,他仰起头,闭上双眼,任由泪水静静滑落。 江城国道旁边,宋青云将车缓缓停下,车窗外的雪景在他眼中渐渐模糊。他轻轻打开陈阳送给他的木盒,仿佛在揭开一段尘封的记忆。里面静静躺着那件吴邦佐宣德五年制的宣德炉,宋青云凝视着它,嘴角浮现出一抹复杂的笑意,既有对往昔岁月的怀念,也有对未来不可知的感慨。 “宋老板,你仔细想想,几百年的东西了,瓶口的金彩怎么会磨损这么轻?正常么?” “宋老板, 做我们这一行,宁看一处错,不看百处对!” 宋青云微微闭上眼睛,脑海中浮现出初次与陈阳相识的情景,那时的自己正被一件古董的真假所困扰,心中焦虑不安。陈阳却在关键时刻站了出来,轻声道:“宋老板,做我们这一行,宁看一处错,不看百处对。” 这句话如同醍醐灌顶,让宋青云豁然开朗,仿佛一扇尘封已久的门被轻轻推开。自那以后,他在鉴定古物时,总是先寻找那些不对劲的细节,而不是被表面的完美所迷惑。 每每回想起那一刻,宋青云都感慨万千,心中对陈阳的感激之情油然而生。正是因为陈阳的这句话,他在古董界的眼光愈发精准,事业也因此蒸蒸日上。想到这里,宋青云靠在座椅上,眼角一行老泪流了下来。 陈阳关上了鉴古轩的大门,宋青云发动了汽车,两人向着不同的方向前进着,谁也不知道,未来这对师侄联手干了多少大事。 送走宋青云的第二天,签字仪式正式在市委大楼专用会议室举行了。陈阳心中满怀期待,他来到了市委大楼,出示了相关证件,急匆匆向会议室跑上去,脚步声在空旷的走廊中回响。 当陈阳推开会议室大门的时候,心中却猛然一沉,不由愣住了,因为不但没看到宋敏,而且里面的人自己一个都不认识,连宋敏的秘书都没在,一张张陌生的面孔让他感到一丝不安,心脏瞬间缩紧了。 为首坐着一名年轻人,说年轻也不算太年轻,看样子也三十多岁了,这人......怎么形容呢,长的太中规中矩了。 这个词很少用来形容人的相貌,但用在这个人身上,太适合不过了。他看起来大约三十出头,头发的长度和密度恰到好处,既不显得稀疏也不显得浓密。 眼睛的大小和形状都很普通,既不引人注目也不让人忽视。鼻梁的高度和宽度都很平均,既不显得突兀也不显得扁平。嘴唇的厚度和颜色都很中庸,既不显得性感也不显得苍白。 脸庞的轮廓和线条都很平和,既不显得棱角分明也不显得圆润。脖子的长度和粗细都很适中,既不显得修长也不显得短粗。个头的高矮和身材的胖瘦都很均匀,既不显得魁梧也不显得瘦弱。 总之,他的每一个部分都长得恰到好处,仿佛是为了不让任何一个特征脱颖而出。 “你是谁?来这里做什么?”还没等陈阳明白过来,有人先开口问自己了。中矩了。